糊化淀粉浆脱水
糊化三个阶段(1)可逆吸水阶段,水分进入淀粉粒的非晶质部分,淀粉醚301,体积略有膨胀,此时冷却干燥,颗粒可以复原,双折射现象不变;
(2)不可逆吸水阶段,随着温度升高,水分进入淀粉微晶间隙,不可逆地大量吸水,双折射现象逐渐模糊以至消失,亦称结晶“溶解”, 淀粉粒胀至原始体积的50~100倍;
(3)淀粉粒最后解体,淀粉分子全部进入溶液。
糊化后的淀粉又称为α-化淀粉。将新鲜制备的糊化淀粉浆脱水干燥,可得易分散于凉水的无定形粉末,即“可溶性α-淀粉”。折叠
木薯原淀粉和变性淀粉可用作药片生产的粘结剂、增量剂和崩解剂。特殊改性的淀粉可同作润肤剂载体,通常这类润肤剂是矿物油基物质。其它变性淀粉可用作乳化剂、封囊剂(维生素)、定型剂(发用摩丝) 和增稠剂(洗发香波)等。
除此之外,木薯淀粉还可以制作全淀粉胶壳,变性淀粉醚,通过木薯淀粉制作出来的全淀粉胶壳较之传统明胶壳具有稳定性高、不易吸水、不易与药粉发生交联反应优点,预糊化淀粉,在欧美国家广受推崇。[1]折叠可生物降解材料木薯原淀粉和变性淀粉可与石油基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混和以改善材料的可生物降解性,从而使这类环保材料的生产成本降低。
预糊化淀粉是一[1]种加工简单,用途广泛的变性淀粉,应用时只要用冷水调成糊,淀粉,免除了加热糊化的麻烦。广泛应用于
、食品、化妆品、饲料、石油钻井、金属铸造、纺织、造纸等很多行业。预糊化淀粉折叠编辑本段糊化原理糊化作用(各种来源的淀粉所需温度不同,一般60~80℃)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作用称为糊化作用。糊化作用的本质是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晶质与非晶质)态的淀粉分子之间的键断开,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